1、回火溫度的確定工件進行感應淬火工件的回火有3種,即爐中整體回火、自行回火、感應加熱回火等。(1)爐中整體回火
表面要求高硬度時采用150~250℃低溫回火。當回火溫度超過200℃時硬度降低較快。保溫時間一般是1~2.5h。當硬度要求變化時,可以參考工件的整體淬火后的回火溫度,再通過試驗確定。這種方法適用于小件或批量件。(2)感應加熱回火
感應加熱回火的升溫速度控制在15-20℃/s,采用比較低的頻率加熱,由于比爐中整體回火時間短,所以加熱溫度相對較高,通常高出20-80℃。(3)自行回火
將加熱后的工件在淬火過程中使工件整體不冷透,利用工件內部的余熱對外表面的淬火層進行自行加熱,達到回火的目的。自行回火由于利用余熱加熱回火,回火時間短,其回火余熱溫度要比整體加熱的高,所以適用于比較大的工件感應淬火處理。其缺點是操作難度較高,回火后的硬度均勻性較差。每種材料在感應淬火后的自行回火方法要通過試驗確定。一般自行回火的溫度在相同硬度時,比整體回火的溫度高出50-90℃。2、感應器的結構(1)感應器的結構設計
應該根據加工工件的幾何形狀、尺寸、技術要求以及選定的設備和加熱方式確定,感應器是感應加熱的工具,其工作電流很大,電流密度很高,因此一定要使用電阻率很低的純銅(通稱為紫銅)做導電材料。感應器的尺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①有效圈長度的計算可根據一定的計算公式計算獲得。②感應器管壁厚度。感應器中紫銅管壁的厚度不應小于其電流透人深度。在20℃時,不同使用條件的厚度存在差異。③感應圈高度的選擇。同時加熱法的高頻感應圈高度:對于無倒角的工件,感應圈高度比工件高度低1~4mm;對于有倒角的工件,感應圈高度等于工件高度。同時加熱法的中頻感應圈高度:對于無倒角的工件,感應圈高度等于工件高度;對于有倒角的工件,感應圈高度可稍高于工件高度。(2) 匯流條間隙的選擇 :匯流條間隙越小越好,通常為1~3mm,最大不得超過3mm,否則阻抗增大,損耗嚴重。為此,可在匯流條中間塞一片薄云母片,用黃蠟布包好,以達到最小間隙。中頻感應器匯流條和連接板可以作為一體,高頻感應器匯流條和連接板可以作為一體,也可以作為可拆卸式的。本文參考《熱處理工藝問答》一書。
聯系人:王經理
手機:18396600176
電話:0535-8015296
郵箱:sales@thi.com.cn
地址:山東煙臺開發區武漢大街19號